,在查、楚之间。

  《宰氏》十七篇。宰氏不知是哪个时代的人。

  《董安国》十六篇。汉代的内史官,不知是哪个皇帝时的人。

  《尹都尉》十四篇。不知是哪代的人。

  《趟氏》五篇。不知是哪个时代的人。

  《泛胜之》十八篇。成帝时为议郎。

  《王氏》六篇。不知是哪个时代的人。

  《蔡癸》一篇。宣帝时,因为陈述利益。官至弘卢太守。

  以上农家类著作有九种,一百一十四篇。

  农家学派,当起源于主管农业之官。播种百谷,致力耕作和蚕桑,以求丰富衣和食,所以八政中一是食,二是货。孔子说“所重视的是百姓的食物”,这是他们的长处。等到鄙陋的人来主办此事,认为不用事奉圣王,想让君臣一同耕作,打乱了上下等级的秩序。

  《伊尹说》二十七篇。语言浅薄,像是依托。

  《鬻子说》十九篇。后代所加。

  《周考》七十六篇。考察周代事情。

  《青史子》五十七篇。是古代史官的记事。

  《师旷》六篇。师旷其人见于《春秋》,它的语言浅薄,本来同《春秋》相同,但似乎是依托于它。

  《务成子》十一篇。据称是尧帝的问话,不足古代语言。

  《宋子》十八篇。孙卿指导宋子,所说的是黄老学说。

  《天乙》三篇。天乙即是商汤,语言不是殷时的,都是依托。

  《黄帝说》四十篇。荒诞依托。

  《封禅方说》十八篇。是武帝时的作品。

  《待韶臣饶心术》二十五篇。是武帝时的作品。

  《待诏臣安成未央术》一篇。

  《臣寿周纪》七篇。是项国圉地人,宣帝时的作品。

  《虞初周说》九百四十三篇。是迥直入,娄童时以方士侍郎号董皇垣者。

  《百家》一百三十九卷。

  以上小说家类著作有十五种,一千三百八十篇。

  小说家学派,应当出于收集民间传说的小官。是由街谈巷语,道听途说的人所制造的。孔子说:“即使是小道,也一定有可观的地方,向深远处发展,恐怕就会拘泥,因此君子不干。”但也没有消灭。民间有小智慧的人来进行传播,也使它连续不被遗忘。如果有时有一句话可采用,这也是草野狂夫的议论。

  诸子之作一共有一百八十九种,四千三百二十四篇。减去了蹴鞠一家,共二十五篇。

  诸子十家,其中可观的衹有九家罢了。都兴起在王道衰微,诸侯主持政治的时候,当世君主,好恶相当悬殊,因这九个学派群起并立,各自坚持自己的学说,崇尚他们好的一面,以用来游说各国君主,希望取得诸侯王支持。这些学说虽然有差别,就像水火一样,相灭也能相生。仁舆义,敬与和,相反也都能相互补充促进。《易》上说: “天下归宿相同而道路各异,思想一致但思考不同。”现在不同学派各自推崇自己的长处,深究事物的始末,以懂得它的要旨,即使有弊端,综合他们的要领,也是《六经》的支和流的关系。假使这个人遇到明王圣主,得到他的公正对待,就都能成为辅佐君王的大臣之才。仲尼曾说:“礼制失去了就向民间寻求。”现在距离圣王久远,道德缺乏,没有地方再去寻求,这九家,不就比民间学说有所超越吗?如果能学习六艺学术,再钻研这九家的言论,扬长避短,就可以通晓各方的谋略了。

  亟愿赋二十五篇。星厘是蜒大夫, 《史记》中有《列传》。

  唐勒赋四篇。唐勒是楚国人。

  塞王赋十六篇。翠玉是茎国人,与卢勤在屉厘之后。

  赵幽工赋一篇。

  庄夫子赋二十四篇。庄夫子名忌,是吴国人。

  买谊赋七篇。

  枚乘赋九篇。

  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。

 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。

  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。

  太常蓼侯孑L臧赋二十篇。

  阳丘侯刘隁赋十九篇。

  吾丘寿王赋十五篇。

  蔡甲赋一篇。

  武帝自己创作的赋二篇。

  倪宽赋二篇。

  光禄大夫张子侨赋三篇。与王裹同时代。

  阳成侯刘德赋九篇。

  塑咆赋三十三篇。

  王褒赋十六篇。

  以上辞赋类著作有二十种,三百六十一篇。

  坠宣赋三篇。

  控呈赋一百二十篇。

  曲叁赋二篇。

  常侍郎庄忽奇赋十一篇。与盘同时代。

  严助赋三十五篇。

  朱买臣赋三篇。

  宗正刘辟彊赋八篇。

  司马迁赋八篇。

  郎中臣婴齐赋十篇。

  臣说赋九篇。

  臣吾赋十八篇。

  辽东太守苏季赋一篇。

  萧望之赋四篇。

  河内太守徐明赋二篇。徐明字长君,柬海人,元帝、成帝时历任五郡太守,有能干的名声。

  给事黄门侍郎李息赋九篇。

  淮阳宪王赋二篇。

  扬雄赋十二篇。

  待诏冯商赋九篇。

  博士弟子杜参赋二篇。

  车郎张丰赋三篇。张丰是张子侨的儿子。

  骠骑将军朱宇赋三篇。

  以上辞赋著作有二十一种,二百七十四篇。

  加入了扬雄的八篇。

  孙卿赋十篇。

  秦时杂赋九篇。

  李思《孝景皇帝颂》十五篇。

  广川惠王越赋五篇。

  长沙王群臣赋三篇。

  魏内史赋二篇。

  束吨令延年赋七篇。

  卫士令李忠赋二篇。

  张偃赋二篇。

  贾充赋四篇。

  张仁赋六篇。

  秦充赋二篇。

  李步昌赋二篇。

  侍郎谢多赋十篇。

  平阳公主舍人周长孺赋二篇。

  雒阳锜华赋九篇。

  眭弘赋一篇。

  别栩阳赋五篇。

  臣昌市赋六篇。

  臣义赋二篇。

  黄门书者假史王商赋十三篇。

  侍中徐博赋四篇。

  黄门书者王广吕嘉赋五篇。

  汉中都尉丞华龙赋二篇。

  左冯翊史路恭赋八篇。

  以上赋二十五种,一百三十六篇。

  《客主赋》十八篇。

  《杂行出及颂德赋》二十四篇。

  《杂四夷及兵赋》二十篇。

  《杂中贤失意赋》十二篇。

  《杂思慕悲哀死赋》十六篇。

  《杂鼓琴剑戏赋》十三篇。

  《杂山陵水泡云气雨旱赋》十六篇。

  《杂禽兽六畜昆虫赋》十八篇。

  《杂器械草木赋》三十三篇。

  《大杂赋》三十四篇。

  《成相杂辞》十一篇。

  《隐书》十八篇。

  以上杂赋十二种,二百三十三篇。

  《漠高祖歌诗》二篇。

  《泰一杂甘泉寿宫歌诗》十四篇。

  《宗庙歌诗》五篇。

  《汉兴以来兵所诛减歌诗》十四篇。

  《出行巡狩及游歌诗》十篇。

  《临江王及愁思节士歌诗》四篇。

  《李夫人及幸贵人歌诗》三篇。

  《诏赐中山靖王子啥及孺子妾冰未央材人歌

  诗》四篇。

  《吴楚汝南歌诗》十五篇。

  《燕代诬雁门云中陇西歌诗》九篇。

  《邯郸河间歌诗》四篇。

  《齐郑歌诗》四篇。

  《淮南歌诗》四篇。

  《左冯翊秦歌诗》三篇。

  《京兆尹秦歌诗》五篇。

  《河东蒲反歌诗》一篇。

  《黄门倡车忠等歌诗》十五篇。

  《杂各有主名歌诗》十篇。

  《杂歌诗》九篇。

  《雒阳歌诗》四篇。

  《河南周歌诗》七篇。

  《河南周歌声曲折》七篇。

  《周-N歌诗》七十五篇。

  《周谣歌诗声曲折》七十五篇。

  《诸神歌诗》三篇。

  《送迎灵颂歌诗》三篇。

  《周歌诗》二篇。

  《南郡歌诗》五篇。

  以上歌诗有二十八种,三百一十四篇。

  总计诗赋类著作共有一百零六种,一千三百一十八篇。加入了扬雄的八篇。

  古书上说: “不能歌唱而衹朗诵就叫做赋,爬到高处能作赋可以当大夫。”是说能够触景生情发为文辞,才智出众可与共商大事者为大夫。古时候诸侯卿大夫同邻国交涉谈判,用精微的言语来相互交谈,在宾主相见的外交场合,一定要引用《诗》来表达自己的志向,不外乎以此来判别贤能和不肖并观察对方的盛衰。所以孔子说“不学习《诗》,就没有话可说”。春秋后,周朝王道逐渐被破坏,诸侯之间通问修好时歌咏不再出现在各国,学《诗》的人隐逸在民间,贤能失志的人就去创作赋了。大儒孙卿和楚国的大臣屈原遭到谗言而为国担忧,就都创作赋来进行讽谏,都有古诗哀伤的意味。这之后有宋玉、唐勒,汉朝涌现出枚乘、司马相如,一直到扬子云,争着写出华丽繁冗的文辞,淹没了讽劝的意义。因此扬子云对此很悔恨,说:“诗人的赋华丽有原则,辞人的赋华丽无度。就像孔氏的门人使用赋一样,就有贾谊登堂,相如入室了,如果他们不用赋又怎样呢!”从孝武帝设立乐府并采集歌谣后,于是有代国、趟国的歌曲,秦国、楚国的风格,都是对于事物有哀乐之感,因事而作,可以藉此以观察风俗,知道政治的得失。编排诗赋的次序,分为五种。

  《吴孙子兵法》八十二篇。有图九卷。

  《齐孙子》八十九篇。有圃四卷。

  《公孙鞅》二十七篇。

  《吴起》四十八篇。《史记》中有其《列传》、、

  《范蠡》二篇。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大臣。

  《大夫种》二篇。与范蠡一同事奉勾践。

  《李子》十篇。

  《捶》 。篇。

  《兵春秋》一篇。

  《庞暖》三篇。

  《儿良》一篇。

  《广武君》一篇。广武君就是李左车。

  《韩信》三篇。

  以上兵法权谋家著作十三种,二百五十九篇。减去了伊尹、太公、 《管子》、 《孙卿子》、 《鸥冠子A、 《苏子》、蒯通、陆贾、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种,把《司马法》取出放到礼一类中。

  权谋学派,用正规的办法守卫国家,对敌作战则主张出奇制胜,先计划后作战,兼有形势家雷厉风行的气势,也兼有阴阳家的神秘莫测,是注重使用心思计谋的一派。

  《楚兵法》七篇。有图四卷。

  《蚩尤》二篇。见《吕刑》。

  《孙轸》五篇。有图二卷。

  《繇叙》二篇。

  《王孙》十六篇。有圆五卷。

  《尉缭》三十一篇。

  《魏公子》二十一篇。有圃十卷。魏公子名无忌,《史记》中有其《列传》。

  《景子》十三篇。

  《李良》三篇。

  《丁子》一篇。

  《项王》一篇。项王名籍。

  以上兵形势家著作十一种,九十二篇,图十八卷。

  兵形势家,其用兵主张像迅雷疾风一样,攻势凌厉,行动迅速,后发而先至,进退聚散,变化无常,用轻快来制服敌人。

  《太壹兵法》一篇。

  《天一兵法》三十五篇。

  《神农兵法》一篇。

  《黄帝》十六篇。圆三卷。

  《封胡》五篇。是黄帝的臣子,此书是依托的。

  《风后》十三篇。有图二卷。凰后是董童的大臣,此书是依托的。

  《力牧》十五篇。力牧是黄帝的大臣,此书是依托古人之作。

  《鴂冶子》一篇。有图一卷。

  《鬼容区》三篇。有图一卷。星查逗是董童的大臣,遣本书是依托古人之作。

  《地典》六篇。

  《孟子》一篇。

  《柬父》三十一篇。

  《师旷》八篇。师旷是晋平公的大臣。

  《苌弘》十五篇。茛弘是周朝的史官。

  《别成子望军气》六篇。有图三卷。

  《辟兵威胜方》七十篇。

  以上阴阳家著作十六种,二百四十九篇,有圆十卷。

  兵阴阳家,主张顺应天时而用兵,推测刑罚与德化,观察星斗转移而知吉凶,依据五行之相生相克,假藉鬼神而用兵。

  《鲍子兵法》十篇。有图一卷。

  《伍子胥》十篇。有图一卷。

  《公胜子》五篇。

  《苗子》五篇。有圆一卷。

  《逢门射法》二篇。

  《阴通成射法》十一篇。

  《李将军射法》三篇。

  《魏氏射法》六篇。

  《彊弩将军王围射法》五卷。

  《望远连弩射法具》十五篇。

  《护军射师王贺射书》五篇。

  《蒲苴子弋法》四篇。

  《剑道》三十八篇。

  《手搏》六篇。

  《杂家兵法》五十七篇。

  《蹴鞠》二十五篇。

  以上兵技巧家著作十三种,一百九十九篇。减去《墨子》重复的一篇,加上了《蹴鞠》。

  兵技巧家,主张练习手足的灵活,使用器械则得心应手,熟用弓弩,以求攻守之胜。

  总计兵书共五十三家,七百九十篇,有四十三卷图。减去了十家二百七十一篇重复的,加入了《蹴鞠》一家二十五篇,把《司马法》一百五十五篇放入到礼中。

  兵家学派起源于古代司马之官,是王官的军备。《洪范》八种政事中,第八是军事。孔子说治理国家的人“要有丰富的粮食和充足的军队”,“因为不教育老百姓懂得作战,就等于抛弃了他们”,这是表明军队的重要性。《易》说“古代的人用弦木制造为弓,把木削为箭,弓箭的锐利,可以威行天下”,它的用处很大。后代销金为刀,割掉皮革作为钟甲,器械很完备。到了汤武承受天命,用军队战胜动乱而帮助百姓,用仁义来感动他们,用礼让来行动,《司马法》是他们遗留下来的事情。从春秋到战国,出奇招设伏兵,变化狡诈的战争时常发生。汉朝建立后,张良,整值编排兵法,共有一百八十二家,删去没用的,选取重要可用的,确定了三十五家。吕姓专权后就盗取了它。武童的时候,军政扰堡拾取遣文散籍,记录下来上奏兵录给皇上,仍没有全面。到了垄童、盛童时,命{造评议编次兵书为四种。《泰壹杂子星》二十八卷。

  《五残杂变星》二十一卷。

  《黄帝杂子气》三十三篇。

  《常从Ft月星气》二十一卷。

  《皇公杂子星》二十二卷。

  《淮南杂子星》十九卷。

  《泰壹杂子云雨》三十四卷。

  《国章观霓云雨》三十四卷。

  《泰阶六符》一卷。

  《金度玉衡漠五星客流出入》八篇。

  《汉五星彗客行事占验》八卷。

  《汉日旁气行事占验》三卷。

  《漠流星行事占验》八卷。

  《汉曰旁气行占验》十三卷。

  《汉日食月晕杂变行事占验》十三卷。

  《海中星占验》十二卷。

  《海中五星经杂事》二十二卷。

  《海中五星顺逆》二十八卷。

  《海中二十八宿国分》二十八卷。

  《海中二十八宿臣分》二十八卷。

  《海中Lt月彗虹杂占》十八卷。

  《图书秘记》十七篇。

  以上天文类著作二十一种,四百四十五卷。

  天文学家排列二十八宿的顺序,推算金木水火土五星和日月,用来记录吉凶的征象,圣王用来作为政治的参考的。《易》上说:“观察曰月星辰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的现象,来考察时世的变化。”然而星事凶险,不是精细之人不能加以运用。观察景象来责问形体,不是英明的君王也不能归顺听命。用不能运用星事的大臣,来规劝不能接纳的君王,这就是两边都有危害的缘故。《黄帝五家历》二十三卷。

  《颛顼历》二十一卷。

  《颛顼五星历》十四卷。

  《E1月宿历》十三卷。

  《夏殷周鲁历》十四卷。

  《天历大历》十八卷。

  《漠元殷周谍历》十七卷。

  《耿昌月行帛图》二百三十二卷。

  《耿昌月行度》二卷。

  《传周五星行度》三十九卷。

  《律历数法》三卷。

  《自古五星宿纪》三十卷。

  《太岁谋日晷》二十九卷。

  《帝王诸侯世谱》二十卷。

  《古来帝王年谱》五卷。

  《El晷书》三十四卷。

  《许商算术》二十六卷。

  《杜忠算术》十六卷。

  以上历谱类著作十八种,六百零六卷。

  历谱是排列四季日行之方法,确定春秋、秋分、夏至和冬至的节气,推合Et月和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星的时辰,以考察寒暑杀生的实际情况的。所以圣王一定要端正推算节气的度,以

  确定三统服色的制度,又以探索五星曰月交会的时间。凶险的忧患,吉祥的喜悦,它们的方术都由这裹产生。这是圣人知晓天命的方法,不是天下最高才能的人,谁能够参预这件事!道德败坏后,担心历谱出于小人而强自想知道天道的人,破坏大的用来作为小的,削减远的用来作为近的,因此规律和方法遭到破坏而难以知晓了。

  《泰一阴阳》二十三卷。

  《黄帝阴阳》二十五卷。

  《黄帝诸子论阴阳》二十五卷。

  《诸王子论阴阳》二十五卷。

  《太元阴阳》二十六卷。

  《三典阴阳谈论》二十七卷。

  《神农大幽五行》二十七卷。

  《四时五行经》二十六卷。

  《猛子闾昭》二十五卷。

  《阴阳五行时令》十九卷。

  《堪舆金匮》十四卷。

  《务成子灾异应》十四卷。

  《十二典灾异应》十二卷。

  《钟律灾异》二十六卷。

  《钟律丛辰Et苑》二十三卷。

  《钟律消息》二十九卷。

  《黄钟》七卷。

  《天一》六卷。

  《泰一》二十九卷。

  《刑德》七卷。

  《风鼓六甲》二十四卷。

  《风后孤虚》二十卷。

  《六合随典》二十五卷。

  《转位十二神》二十五卷。

  《羡门式法》二十卷。

  《羡门式》二十卷。

  《文解六甲》十八卷。

  《文解二十八宿》二十八卷。

  《五音奇胲用兵》二十三卷。

  《五音奇胲刑德》二十一卷。

  《五音定名》十五卷。

  以上五行类著作三十一种,六百五十二卷。

  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是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五常的外在形气。《尚书》上说“初一叫五行,初二叫羞用五事”,是说进用五事来顺应五行。貌、言、视、听、思中心失去了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的次序就混乱,五星的变化就开始发作,这些都是出于律历的数而分化为一部分。它的方法也是起源于五德终始,推演它到极致就会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。而小数家因此以

  作为吉凶的象征,流行在世间,逐渐变得混乱。

  《龟书》五十二卷。

  《夏龟》二十六卷。

  《南龟书》二十八卷。

  《巨龟》三十六卷。

  《杂龟》十六卷。

  《蓍书》二十八卷。

  《周易》三十八卷。

  《周易明堂》二十六卷。

  《周易随曲射匿》五十卷。

  《大筮衍易》二十八卷。

  《大次杂易》三十卷。

  《鼠序卜黄》二十五卷。

  《于陵钦易吉凶》二十三卷。

  《任良易旗》七十一卷。

  《易卦八具》。

  以上蓍龟类著作十五种,四百零一卷。

  蓍龟是圣人用来占卜吉凶的。《尚书》上说:“你如果有很大的疑问,就用卜筮来决定。”《周易》上说: “确定天下的吉凶,促使天下的兴旺发达,没有比蓍龟更好的了。”“因为君子将有所作为,有所行动,就用他的言语来询问《易》,《易》很快就会告诉他吉凶,不分远近幽深,便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。除了天下最精诚的人,还有谁能成为这样呢!”等到到了衰落的时代,对于斋戒就懈怠了,屡次使用卜筮,神明就不再显灵了。所以卜筮时轻慢,神灵就不会加以预告。《易》把造作为忌讳;龟神感到厌烦了就不会显灵,《诗》以此作为警戒。

  《黄帝长柳占梦》十一卷。

  《甘德长柳占梦》二十卷。

  《武禁相衣器》十四卷。

  《嚏耳鸣杂占》十六卷。

  《祯祥变怪》二十一卷。

  《人鬼精物六畜变怪》二十一卷。

  《变怪诰咎》十三卷。

  《执不祥劾鬼物》八卷。

  《请官除诀祥》十九卷。

  《禳祀天文》十八卷。

  《请祷致福》十九卷。

  《请雨止雨》二十六卷。

  《泰壹杂子候岁》二十二卷。

  《子赣杂子候岁》二十六卷。

  《五法积贮宝臧》二十三卷。

  《神农教田相土耕种》十四卷。

  《昭明子钓种生鱼鳌》八卷。

  《种树臧果相蚕》十三卷。

  以上杂占类著作十八种,三百一十三卷。

  杂占是记录各种事物的表象,观测好坏的征兆的。《周易》上说:“占卜可以知道将来。”各人所占的都不一致,就以梦为准,所以周朝设有这占卜之官。《诗经》上所记载的熊照虺蛇众鱼施旗的梦,写明是大人的占卜,用来考察吉凶,大致参照卜筮。《春秋》解说妖说:“人们所忌讳的东西,它的气焰招来灾害,妖是由人兴起的。人失去常态那么妖孽就兴起,人没有空隙可钻,妖孽不会自行产生。”所以说:“道德太胜就不吉祥,仁义太繁琐就不顺。”桑和谷一同生长,大戊因此兴盛;鸲和雉跳到鼎上,武丁就成为宗主。但迷惑的人不从自身加以考察而忌讳妖孽的出现,因此《诗》上讽刺说“召来他们的老人,询问占梦的吉凶”,对他们舍本忧末,不能战胜灾祸感到痛心。

  《山海经》十三篇。

  《国朝》七卷。

  《宫宅地形》二十卷。

  《相人》二十四卷。

  《相宝剑刀》二十卷。

  《相六畜》三十八卷。

  以上形法类著作六种,一百二十二卷。

  形法家研究相地、相宅、相人之法术,其大者可以相九州之地势以建立城郭屋舍,又可相人及六畜之骨法,以及器物之形状以求其吉凶贵贱的。就像律管有长短,各自发出自己的声音一

  样,这不是有鬼神,而是数的自然体现。但形和气首尾相连贯,也有有形但没有气,有气没有形的,这就是精妙细微的独特之处。

  总计数术类著作共有一百九十种,二千五百二十八卷。

  数术家包括天文、历法、五行、占卜之类的法术,都是掌握祭祀天地

参考资料:
1、佚名.道客巴巴.http://www.doc88.com/p-676304097845.html?1748141659.887